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新闻发布工作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新闻发布及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新闻发布以及舆情处置工作,确保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切实提高学院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促进学院、师生、家长、媒体和社会各界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良好互动,更好地展示良好公众形象,提升学院知名度和美誉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学院新闻发布工作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遵循新闻规律,切实服务学院中心工作,为学院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二章 新闻发布工作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 学院设立新闻发布工作领导小组和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工作领导小组在学院党政领导下,由党委宣传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新闻发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经学院研究同意,由分管宣传的院领导担任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协助新闻发言人处理新闻发布所涉工作。
第四条 学院各单位的相关人员应积极配合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工作,协助做好对外信息发布工作。
第三章 新闻发言人制度
第五条 新闻发言人的职责
1.负责学院新闻发布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学院的新闻发布活动。
2.负责对学院重大事件,以及学院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相关新闻信息。
3.负责学院舆情事件的新闻发布和处理结果回复。
4.负责代表学院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或组织邀请并配合新闻媒体进行采访。
5.负责了解掌握新闻媒体对学院新闻发布工作的报道情况,并对新闻发布效果及时评估、分析和反馈。
第六条 任职条件
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须为中共党员,具有三年以上高校管理工作经验,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一定的新闻宣传工作经验。
第七条 新闻发布的范围
新闻发言人代表学院,对以下可对外公开的内容进行发布:
1.学院重要决定、重大决策、重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内容。
2.学院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和重大成就。
3.涉及学院全局的重大问题和社会及广大师生员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4.学院突发性重大舆情事件的事实情况和学院的处置措施等。
5.对新闻媒体有关报道的回应和说明。
6.学院举行的重要活动。
7.其他应予公开发布的事项。
第八条 新闻发布组织与实施
新闻发言人对外发布新闻,依照以下程序进行:
特别重大的新闻信息或政策发布,经学院董事长审定同意,报上级领导征求意见后,学院新闻发言人代表学院对外发布。
其他重要的新闻信息或学院政策性决定、决议,经学院董事长、院长、院党委书记审定同意后,学院新闻发言人代表学院对外发布。
日常新闻发布及学院公告、通知等,一般由学院宣传部门请示院领导审定后发布。涉及向社会及媒体公布的内容,由新闻发言人办公室请示院领导后,学院新闻发言人代表学院发布。
第九条 新闻发布的纪律及责任
1.新闻发布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和学院的相关保密法规及制度,不得违反学院新闻宣传纪律。
2.凡属于新闻发言人发布范围内的新闻信息,只能由新闻发言人或新闻发言人办公室指定的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
3.未经授权,学院其他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通过新闻媒体擅自发布与学院工作有关的信息。
第四章 舆情处置制度
第十条 成立学院舆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党委书记
领导小组副组长:其他院领导
领导小组成员:全体中层干部
领导小组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学生处、人事处、图文信息中心、组织部、后勤保卫处负责人
第十一条 舆情处置的原则
1.舆情的分级
根据舆情性质、影响程度、涉及范围等因素,将学院舆情分为一般舆情、负面舆情、重大舆情等预警等级。
⑴一般舆情
指教职工、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就学院出台的政策文件、措施、做法,或各部门工作领域、工作职责、教职工履职情况等提出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问题。
⑵负面舆情
指投诉、反映的问题关系学院形象、声誉,或易成为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关注焦点,或校风、师德问题性质严重,或涉及到影响学院重点工作。
⑶重大舆情
指发生的事情行为性质特别严重或属于禁止性行为,引起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重点关注和转发扩散。
2.学院舆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成员应协助领导小组开展工作。对学院、教职工或其他渠道反馈收集到的或接到举报的学院舆情,第一时间进行分析评估,根据舆情分级,按照快速、畅通原则和逐级报告等要求,形成文字材料汇报给领导小组并启动相应应急机制进行分类处理。
3.舆情处理的一般程序
一般舆情由舆情应急处理办公室直接处理,处理意见上报领导小组。
负面舆情由舆情应急处理办公室上报领导小组商议,进行研判、分析评估,认真调查核实,如与事实不符或出入较大,及时予以澄清,以正视听;如情况属实,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尽早尽快消除负面影响。所有处理结果及对外发布信息均由学院新闻发言人进行发布。
重大舆情或校风、师德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应迅速启动重大舆情应急预案,对舆情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同时在舆情发生后2小时内形成详实的书面材料,由领导小组第一时间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舆情或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涉及范围进行研判,提出指导意见。经学院董事长审定同意后,学院新闻发言人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在官方平台进行有效回应。
第十二条 舆情处理的规范
1.舆情应急处理办公室须有专人实时监控自媒体平台(包括但不仅限于微博、微信、论坛、贴吧和其他即时通讯平台),监测到舆情按照舆情分级及时上报,争取在舆情出现端倪的5小时内,做到舆论引导,不使其进一步发酵,造成恶劣影响。
2.如果舆情得到有效控制,应在24小时内利用热点聚焦,做好舆论引导,展开正面宣传,转危为机。
3.对于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重大舆情或突发舆情,由学院舆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上级主管部门研判解决。
4.舆情涉事部门应积极配合学院舆情应急处理办公室开展调查工作,在舆情发生2小时内提供详实的书面说明,不得私自对舆情做任何回复及处理。
5.各单位须正视舆情,严禁任何部门、个人私自发布声明,任何涉事的文字内容(含组织发给教师、学生的群发信息)都须经舆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审核无误后方可发出,慎重使用加盖公章的官方声明。
6.在舆情进一步发酵过程中,如有媒体介入,要与媒体做好沟通,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避免在官方媒体上出现负面报道。
7.在舆情处理过程中,须注意方式方法,统一口径,严把尺度,不胡说、不乱说、不沉默、不夸大、不抵制、不掩饰,积极处理,赢得良好的舆论环境。
8.对于隐瞒舆情或不按规定处理舆情,导致舆情发酵影响学院声誉,对学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及个人,将视其行为及造成的后果给予相应严肃处理。
第十三条 舆情期间新闻发布的形式
1.新闻发言人对外发布信息,可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记者招待会。
2.邀请媒体记者来院参加有关工作会议或活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答复记者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3.向新闻媒体界发表声明、谈话、署名文章。
4.由学院官网、官方微信、微博等媒体发布新闻信息等形式进行,由学院党委宣传部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学院相关单位予以配合和支持。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若违反上述规定,对学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或个人,将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五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新闻发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2020年6月5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87983820;020-87979603;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粤ICP备11088286号-3